搜索
欢迎光临建链网,快审20元每站,快审请联系站长QQ:1540901484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普天之下:意思解释及典故

    发布时间:2024-11-30 18:16:42    发布作者:xiaojiong

普天之下:意思解释及典故

  “普天之下”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指整个天下或整个世界。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成语解释

  “普天之下”中的“普”意为普遍、全面,“天”指天空,引申为整个世界或整个天下。因此,“普天之下”可以理解为“整个天下”或“全世界”。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范围广泛,无所不包。

  典故来源

  “普天之下”这一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天下都是君主的土地,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臣民。这反映了古代君主制国家中君主的绝对权威和统治范围的广泛性。

  历史背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北山》这首诗反映了周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君主制度。在那个时代,君主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君主被认为是天命所归,拥有对整个国家的绝对统治权。因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不仅是对君主权威的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描述。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普天之下”常用于形容范围广泛,无所不包。例如:

  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用“普天之下”来表达某种普遍性的观点或情感。如:“普天之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表达了对某人的广泛认可和尊敬。

  日常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用“普天之下”来形容某种普遍的现象。如:“普天之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表达了所有美好的事物终将结束的普遍真理。

  例句

  1. 文学作品:

  “普天之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广泛认可。”

  2. 日常用语:

  “普天之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总要面对离别。”

  3. 新闻报道:

  “普天之下,人们都在关注这场国际峰会,希望各国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普天之下”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君主制国家中君主的绝对权威,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表达范围广泛、无所不包的意思。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用语,这个成语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