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这四个字,常常用来形容战争、灾荒之后,人民流离失所、哀声遍野的悲惨景象。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楚子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退三十里而许之平。申叔时使于齐,反,复命而退。楚子曰:‘申叔,女知所以败乎?’对曰:‘小国之事大,必有礼焉。今我无礼焉,是以败也。’楚子曰:‘吾闻之,以乱攻治者亡,以治攻乱者昌。今楚有乱,而君有治,是以败也。’申叔时曰:‘臣闻之,哀鸿遍野,民无所依,是谓之乱。今郑有乱,而君有治,是以败也。’”
这段古文的大意是,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国的国君郑伯脱去上衣,牵着羊来迎接楚庄王,表示愿意投降。楚庄王见郑伯如此谦卑,便退兵三十里,并与郑国议和。后来,楚国的使者申叔时从齐国回来,楚庄王问他为什么楚国会失败。申叔时回答说,小国侍奉大国,必须有礼,楚国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失败了。楚庄王又说,他听说用混乱去攻击治理得当的国家会失败,用治理得当的国家去攻击混乱的国家则会胜利。现在楚国处于混乱状态,而郑国则治理得当,因此楚国失败了。申叔时进一步解释说,当哀鸿遍野,人民无处可去,这就叫做乱。现在郑国处于混乱状态,而楚国治理得当,所以楚国会失败。
“哀鸿遍野”中的“哀鸿”指的是哀鸣的鸿雁。古人认为鸿雁是候鸟,每年春秋两季南来北往,迁徙时成群结队,遇到困难时会发出哀鸣。因此,“哀鸿”常被用来比喻遭遇不幸、流离失所的百姓。而“遍野”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不幸遍布整个地区,无处不在的景象。整个成语形象生动,深刻地表达了战争或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在现代社会,“哀鸿遍野”仍然被广泛使用,不仅限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的描述,还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一种广泛存在的苦难或不幸。比如,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员工失业,就可以说“哀鸿遍野”。又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许多动植物失去栖息地,也可以用“哀鸿遍野”来形容。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需要关注民生,保护环境,避免灾难的发生,让世界充满和平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