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一词在中国常用来指代票贩子,但为什么票贩子会被称为黄牛呢?这个名字的由来与20世纪初的上海有关。在那个时代,票贩子们在抢购票时常常像黄牛群一样骚动不已,因此被称为黄牛或黄牛党。黄牛行为的严重影响到正当销售途径,因此在很多地方被视为违法行为。为什么票贩子被称为黄牛?这个问题涉及到黄牛一词的起源和票贩子的行为特点。
1. 黄牛一词的起源
黄牛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商品经济在中国开始兴起并逐步普及,票贩子这个群体也随之出现。在大城市这些人流和商业密集的地方,票贩子无处不在。北京人称他们为“拼缝儿的”,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票虫儿”。而在上海地区,人们将票贩子称为“打桩模子”,因为他们常常呆在外面闲逛,双脚并拢,上下原地抖动,就像打桩一样。这也是上海地区对“黄牛”的另一种流行叫法。在江南地区的吴方言中,黄牛一词还有一种含义,即那些责任心差、不履行诺言的人通常被称为黄牛。无论是从外表还是从方言的角度来看,黄牛都带有一种欺诈、失信等负面的意味。
2. 票贩子的行为特点
票贩子的行为特点与黄牛的形象有所关联。在抢购票时,票贩子们常常像黄牛群一样骚动不已,导致场面一片混乱。这种混乱的场面使得上海人将票贩子称为黄牛党。此外,黄牛在方言中也有告吹的意味,而票贩子的行为往往与欺诈、失信等负面行为相关联。因此,尽管黄牛一词本身带有一系列负面意思,但它与票贩子的定性并不违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票贩子被称为黄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黄牛一词在20世纪初的上海已经与票贩子相关联,二是票贩子的行为特点与黄牛的形象有所关联。这个名字的由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票贩子的行为特点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