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具有浓郁的东北风味,是家庭聚餐和宴席上的常见菜肴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肉嫩糯、甜酸可口,口感极佳,常常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一、锅包肉的做法
下面是一份制作锅包肉的简单方法:
所需食材:
1.猪里脊肉
2.生姜、大葱、蒜
3. 盐、生抽、料酒、糖、醋、淀粉、辣椒
4.鸡蛋、面粉、面包糠
制作方法:
1.首先将猪里脊肉洗净,用纸巾擦干水分,然后将肉切成约 1 厘米宽的小片,加入一些盐、生抽、料酒、淀粉搅拌腌制 15 分钟至半小时。
2.将生姜、大葱和蒜末磨成泥状,加入适量的盐、糖、醋调和为调味汁备用。
3.将鸡蛋打散,加入面粉和适量的盐、糖调匀成面浆,将肉片沾上面糊,轻轻沾上面包糠,裹匀备用。
4.热锅冷油,锅中加入油烧至 70% 热,将肉片放入锅中炸制至金黄色,捞出备用。
5.另起锅,倒入适量的油,加入姜蒜末和辣椒炒香,然后倒入调好的汁,翻炒几下后,放入之前炸好的锅包肉,再翻炒几下即可上锅装盘。
以上就是制作锅包肉的简单步骤。在烹饪时应注意火候的掌握,不宜过火或火候不足,控制好炸的时间,并且要在调味汁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减调料,达到口感和味道的完美搭配效果。
二、锅包肉的来源典故
关于锅包肉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和传说,但最为广泛流传的典故来自清末义和团运动。
据传,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中东北地区的农民夜间扮演丧家的角色,敲锣打鼓到财主家中索要饭钱。他们用一些平常餐桌上的剩菜剩饭来制作锅包肉,因为这么做既省钱又能饱腹,加上味道也不错。虽然这样做并不算正规的菜品,但最终闻名东北地区,成为了一种经典的家常菜。
同时,锅包肉在清朝时期也被称为“香菇肉丁”或“炸酱肉丁”,但这些名称都无法体现锅包肉的特色和传统。只有在民间广泛流传,才有了“锅包肉”这一更具特色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该菜品的演化,锅包肉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也逐渐得到改良和升级,例如使用猪肉里脊、多种调味料等,因此现代制作的锅包肉口感更佳,深受人们喜爱。
虽然历史背景已经不再相同,但锅包肉作为一个家常美食,仍然保持着它的传统口味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